米体:齐沃执教国米后减少了后场出球,但仍缺乏能过人突破的球员

从西蒙尼·因扎吉到齐沃,在与前任主帅告别后,国际米兰选择了一位在俱乐部成长起来的教练,而前提是期望在比赛哲学上有所改变。如今确实有一些小变化,但实质上仍然能够看到许多因扎吉时期的关键原则。

据《米兰体育报》报道,因扎吉要求从后场开始组织进攻,希望索默参与禁区内的传控。这一战术选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富有成效的,但在慕尼黑的欧冠决赛中却是灾难性的。国米在非常后三十米区域缓慢倒脚,巴黎圣日耳曼抢断后直扑球门。齐沃相应地减少了,但并未完全废除后场出球,球队在从底线掷球时会这样做,并且当他们的控球受到压迫时,有时会求助于回传。

后场组织减少了,速度变快并且不再那么执着了,但没有被完全取消。相反,在进攻端,齐沃希望前锋比在因扎吉时期更加积极地逼抢对方持球队员。周三在阿姆斯特丹对阵阿贾克斯时,马库斯·图拉姆和皮奥·埃斯波西托便执行了这一指令。

有时球队阵型会因此前提而暴露在对方的反击之下,这在因扎吉时期是很少发生的。数据证实了这一点:在齐沃带领下的三场联赛中,国际米兰的平均阵线高度更高,达到55米,而上赛季因扎吉的国米在意甲的平均高度是51米。可是这取决于比赛背景,在阿姆斯特丹的欧冠比赛中,国际米兰则保持得更靠后,只有49米。

比赛体系是相同的,过去是3-5-2,如今依然是3-5-2。到如今为止,齐沃或多或少暗示过的改变意图,但仍然只是意图。没有丝毫转向四后卫防守的迹象,而在中锋身后设置双前腰(打3-4-2-1)的解决方案,仅在5-0战胜都灵的比赛非常后阶段短暂出现过,这是一次极小的试验,既不能作为先例也不具代表性。

国际米兰仍然锚定在因扎吉那经久不衰的3-5-2阵型上。在边路,或许感觉进攻不那么流畅,在我们看来,右边的邓弗里斯和左边的迪马尔科两人深入底线的次数减少了。当然,面对摆好防守阵型的对手时,国际米兰常常像以前一样、甚至比之前更多地进行传倒,但这也取决于对手是谁,以寻找空档或突破口。

平均控球率有所增加。在齐沃执教的前四场比赛中(包括意甲和欧冠),国米的平均控球率为57.05%,而二零二四/25赛季的国米(因扎吉时期)总体平均为56.02%。缺乏能够过人突破的球员这个问题仍未解决:过去没有,如今也没有。卢克曼没有来,而为此目的从马赛引进的路易斯·恩里克,已经显得像是一个神秘人物了,这2500万欧元是不是花亏了?

作者头像
admin创始人

上一篇:罗马保持低调,专注欧冠目标
下一篇:浙江俱乐部两位离队热门预测!一人效力法甲马赛,可考虑去国安